昨天,汪洋、黃華華等在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調研時,仔細觀看學生獨立實操訓練。(王輝/攝)
昨日,粵北地區現場會首站在梅州舉行。會議重點檢查梅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進“三促進一保持”和“雙轉移”等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要求梅州全力提高“雙轉移”水平,加快實現綠色經濟崛起。省委書記汪洋主持會議,省長黃華華代表省委、省政府作講話。
上午,與會人員考察了梅州職業技術學校、BPM(梅州)車軸有限公司、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世界客都大道、客天下旅游產業園等,出席了廣東梅州至福建龍巖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動工儀式,大家深切感受到梅州推動“綠色崛起”取得明顯成效,新型工業、綠色農業和休閑度假旅游業蓬勃發展,生態綠色現代產業體系已現端倪,去年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梅州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勢頭。
下午,汪洋主持召開座談會。他說,近年來尤其是去年以來,梅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三促進一保持”各項工作,以“雙轉移”工作為抓手,以重大項目建設為主線,著力建設生態、文化、平安名城和綠色現代產業基地,推動綠色崛起、實現科學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但同時也要看到,由于歷史、區位等多方面原因,梅州存在經濟實力總體不強、人均發展水平較低,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基礎薄弱,招商引資不足、固定資產投資偏低等問題,梅州廣大黨員干部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勵精圖治,奮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汪洋強調,梅州要全力提高“雙轉移”水平,加快實現綠色經濟崛起。一要圍繞“雙轉移”大力招商引資。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招商引資,拓寬招商引資思路,引導全世界、全國、珠三角的資本、管理和技術等與梅州的本土企業轉移嫁接,確保招得來、留得住、做得大。二要抓好“雙轉移”重點工作的落實。要加大產業轉移園建設力度,加快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園區服務水平和承接轉移的能力。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整合資源,促進產業關聯度高的項目向園區聚集,發展專業化和集約化程度高的優勢特色產業。要重點培育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有長期增長潛力的主導產業和非資源型接替產業,帶動形成資源基礎好、市場前景廣、經濟效益高的綠色產業體系。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水果、茶葉、油茶等優勢特色產業,重點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延長農產品深加工鏈條,構建完善的綠色農業產業鏈。要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尤其要重視對傳統農業實施“綠色再造”,對資源型工業實施“綠色轉型”,促進旅游與現代農業、綠色工業、客家文化、特色資源等的深度融合,創造現代農業、清潔工業、生態服務業的新業態,切實提升綠色產業競爭力。要用好用活10億元全省競爭性扶持資金,把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園盡快建設成為梅州的重要增長極和全省產業轉移示范區。要加大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力度,進一步擴大培訓范圍,創新轉移模式,完善操作辦法,率先走出一條品牌化、特色化、專業化、規模化的勞動力轉移就業之路。三要創造有利于“雙轉移”的區位環境。要樹立“區位劣,政策補”、“硬件差,軟件補”的理念。要適度超前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使梅州成為連接粵東北、閩西南和贛東南區域交通樞紐。要著力創造“崇商重企”良好氛圍,讓外來投資者產生“客居梅州,如同在家創業”的真切感受。
黃華華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講話。他對梅州市推動綠色崛起、堅持科學發展給予充分肯定,認為梅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行動迅速、措施有力,落實“三促進一保持”思路清晰,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產業建設取得新突破,城鄉建設快速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取得新成績。
黃華華強調,加快發展、做大總量、提高人均水平是梅州市面臨的主要任務,希望梅州市全力謀求綠色崛起新突破,努力爭當山區科學發展排頭兵。一要著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進一步做強經濟實力。以重點項目建設帶動投資增長,著力激發城鄉消費,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二要以“雙轉移”和招商引資為抓手,加快構建具有梅州特色的生態型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做大做強工業支柱產業,加快特色農業發展,以旅游業為抓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三要積極推進城鎮化和縣域經濟發展,建設宜業宜居新城。重點增強梅州城區、各縣(市)縣城的輻射帶動作用,有步驟地引導各類企業和人口向城市、縣城和中心鎮集聚發展。四要加快發展社會民生事業。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推進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落實“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政策,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
會上,梅州市委、市政府就加快梅州高速公路建設、發展油茶產業、試點農村養老保險等事項向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有關部門提出支持請求。省有關領導和省財政廳、省交通廳、省發改委、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水利廳、省林業局、省文化廳、省旅游局等部門負責同志就有關問題現場作了答復,表示支持梅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生態綠色產業、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等工作。
省領導肖志恒、徐少華、王寧生、雷于藍、萬慶良、陳蔚文以及粵北地區市委書記、市長,省直有關部門、部分中直駐粵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現場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