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下鄉”究竟怎么補貼?
每戶農民最低消費1萬元,領取的最高補貼款不超過5000元;在新村建設區內集資建設節能集成房屋獲得的最高補貼款不超過2萬元。
“建材下鄉”主要影響哪些產品?
“建材下鄉”將直接對水泥、玻璃、陶瓷、石膏板、塑鋼門窗五大類家居建材產品有比較明顯的拉動作用。
新聞背景:
近日,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把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下鄉”。這也是繼去年的“家電下鄉”、“汽車下鄉”之后,中央再度強勢出手推出的一項與農村發展息息相關的重要舉措。
早在去年,有關“建材下鄉”的話題就已被炒得沸沸揚揚,有關部門已經開始進行市場調研。如今,“建材下鄉”正式被提到議事日程。究竟“建材下鄉”的市場潛力有多大,建材下鄉對行業起到怎樣的拉動作用,我們拭目以待。
補貼方案
“建材下鄉”或可享2萬元最高補貼
隨著“建材下鄉”話題越議越熱,補貼標準以及“下鄉”產品成為新一輪受關注的熱點。
“下鄉”就意味著需要補貼,像“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制定下鄉補貼標準一樣,“建材下鄉”的補貼標準問題同樣亟待解決。
隨著一份《擴大建材下鄉政策及實施建議(初稿)》(簡稱《建議》)提交至工信部,一石激起千層浪,家居建材行業內部對初稿中關于補貼政策更是議論紛紛。
《建議》提出四套“建材下鄉”方案
《建議》提出了4套建材下鄉方案:一是財政補貼對象包括所有銷往農村的建材,包括農民建房、維修房屋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所用的建材;二是僅針對少數最主要、最基本的建材(水泥、鋼材、平板玻璃等)進行補貼;三是對達到規定面積的新建房(維修房屋),對購買建材達到規定金額的農民進行定額補貼;四是對農民新建住房的建材消費按一定比例進行補貼,并設定最低消費額和最高補貼額。該文件較傾向于第4套方案。
根據《建議》提出的補貼標準,農民在宅基地上自建住房可按照購買建材發票上標價的13%領取補貼款;在縣級以上新村建設區內集中集資建房的農戶,按實際集資額的20%領取補貼。
《建議》設定的最低消費額和最高補貼額分別是:每戶農民最低消費1萬元,領取的最高補貼款不超過5000元;在新村建設區內集資建設節能集成房屋獲得的最高補貼款不超過2萬元。
具體補貼細節有待進一步完善
記者從這份初稿中了解到一些有關“下鄉”補貼標準的細節。初稿中首先提及了補貼方式,可以效仿“家電下鄉”的做法,采取財政資金按比例額補貼給農戶的政策。
《建議》還針對按比例補貼政策,提出了初步解決方案:凡農民新建住房,憑宅基地建房證明和購買建材發票,限定補貼的起步消費額和每戶最高補貼額之后,在規定限額內一律根據發票累計金額按比例給予財政補貼。同時,對新型節能房屋給予更高比例的補貼。
雖然以上有關“建材下鄉”的貼補方式以及標準還只停留在理論建議層面上,但據業內人士分析,由于補貼方式比較直接、便利,拉動性也比較明顯,因此這種方式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對于具體補貼的細節問題,還要等相關部門下達具體的政策才可評價。
影響范圍
“建材下鄉” 5類產品受關注
由于需求廣泛,所以導致整個“建材下鄉”所涉及的范圍較廣。
究竟哪些品類、哪些品牌的產品將成為未來“下鄉”的主要力量,這個問題是很多農戶最為關心的。
業內人士指出,“建材下鄉”將直接對水泥、玻璃、陶瓷、石膏板、塑鋼門窗五大類家居建材產品有比較明顯的拉動作用。而企業面對“建材下鄉”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將會有怎樣一種作為呢?
一統家居沈陽地區總經理易新表示,“建材下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過程的積累。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國家的政策給予強有力的保證,但企業自身還要不斷發掘自身潛力,開拓市場、樹立品牌意識,以此贏得農村市場。
3D木門沈陽營銷總經理薛貴斌也就“建材下鄉”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有了中央政策的保障及農民日益對住房及家居環境需求的提高,‘建材下鄉’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木門產品一般需要根據消費者的訂購,很少存有過量的庫存,因此針對木門行業本身的特點,進一步打開農村市場,企業需要加大力度在二、三級城市以及鄉鎮的布局,進行合理擴張。只有這樣才能讓農戶更好地認識品牌,為企業打開通往銷售農村的道路奠定基礎。”
另外,一位從事多年家居建材營銷工作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就目前看來,“建材下鄉”的一些細節以及標準還不夠明朗,沒有最后確定,但“建材下鄉”的操作要比家電、汽車下鄉的范圍大,也復雜,所以在執行上可能難度比較大,但作為企業以及品牌,要戰略性地占領二、三線城市,甚至是鄉鎮,全力推廣“建材下鄉”的相關政策就勢在必行。
各方反應
“建材下鄉”程序上需便于操作
針對“建材下鄉”的《建議》,業內人士的看法不一。
《建議》的主要起草者中國建材工業規劃院副院長李欣表示,該《建議》只是給工信部作參考,最終的建材下鄉實施方案應該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由多部委共同制訂。實施方案的具體出臺時間尚不能確定,不過今年會有實質性進展。
《建議》認為,效仿汽車下鄉、家電下鄉的做法,對農戶進行財政補貼的方式比較直接、簡便、容易操作,而且拉動效果明顯。
目前該《建議》已經下發到各建材行業征求意見。1月29日,中國水泥協會召開的小型座談會上,有關企業對該《建議》所提的補貼方案提出了異議,認為由于涉及銷售半徑和運輸、利潤等問題,該方案操作難度太大。
李欣表示,建材下鄉在操作上比家電下鄉、農機下鄉難得多?!督ㄗh》上也提到,要選擇既能實現目標又能發揮財政補貼拉動作用、程序簡便、管理成本低、便于操作的實施方案。
綜合
市場潛力
“建材下鄉”涉及面廣泛
目前大中城市的家居市場布局十分合理、完善,今后如何有效開發二、三級城市,將是整個行業必須去思考的問題。
此次“建材下鄉”政策是為了支持農民建房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相信很多人不禁會在內心盤問:農村自建房需求到底有多大的空間?中央通過“建材下鄉”的政策,究竟能給農戶帶來什么?
針對這些疑問,遼寧省家具協會會長祖樹武認為,“建材下鄉”是繼“家電下鄉”和“汽車下鄉”之后又一個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建材下鄉”政策,是為進一步加大力度拉動經濟,也是滿足農村建房快速增長的需要,另外還能帶動建材以及相關家具行業的產銷量,有效提高農民住房和家居生活的質量。
對于贊聲一片的“建材下鄉”,品牌與企業也不能盲目樂觀。祖樹武指出,由于“建材下鄉”涉及面廣,執行難度比較大,目前處在完善階段。企業以及品牌在不斷完善經營網絡的同時,在建材下鄉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產品的絕對質量,還特別要對產品在農村市場的售后服務等諸多問題給予高度關注,使“建材下鄉”這項惠民措施真正能發揮作用。
記者手記
“建材下鄉”不應是流于華麗的形式
繼“家電下鄉”、“汽車下鄉”之后,“建材下鄉”政策也被相關部門寫進“中央一號”。
猶記去年時,“家電下鄉”在全國范圍內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短短一年的時間,當初的無限風光已淪為今天的過眼云煙,剩下的只是走低的數字。今天,“建材下鄉”這個“新政”的出臺是停留于紙面的華麗,步“家電下鄉”的后塵,還是一鼓作氣成為真正拉動內需的重要措施?
毫無疑問,中央出臺關于建材下鄉的政策,就是為了更好地拉動內需,刺激農村市場對家居建材產品的消費。即使現在還未出臺具體的補貼細節,但有關人士預測的10%以上的財政補貼,對于多數農村消費者來說是個頗具誘惑的數字。
如何避免像“家電下鄉”那樣出現“熱得快涼得也快”的局面,這是每個家居建材企業要深刻思考的問題。首先,要了解市場的需求,不能滿懷壯志卻不了解市場的需求。所以,在建材下鄉之前要對市場有一個完整的調研。其次,作為國家出臺的政策不可能草草了事,因此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因此,下鄉的家居建材產品要不斷豐富產品鏈,推陳出新,開拓市場,使“建材下鄉新政”真正成為一項長久利國利民的政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