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品牌故事 » 正文

山東金正大:“貴族肥料”淘金路徑

發布時間:2010年1月22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在中信建投分析師梁斌看來,2008年,化肥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傳導至復合肥行業,農民的用肥積極性受到價格上漲的打壓。


  其實,在2006年前后,復合肥行業已經開始出現洗牌。


  “在新一輪整合中,競爭的焦點已不再是低價和促銷,那些擁有規模優勢、持續技術創新能力、良好品牌形象、完善渠道和良好市場服務能力的企業將在行業整合中生存下來。”魏濤認為。


  “這幾年公司也爭取了一些相關的資質,在形象提升方面做的不錯。”陳宏坤稱,以前根本不需要做這些事,產品供不應求。


  金正大還跟一些政府推廣部門合作,促進推廣工作的開展。


  2007年,金正大獲得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全資子公司——德國投資與開發有限公司和CRF化肥投資有限公司2000萬美金的注資,開始其所謂的國際化戰略。


  萬連步更看重的是兩家基金背后的資源。2006年,金正大到美國農業部談合作,就是CRF的牽線搭橋。


  2004年,金正大全國農化服務中心在濟南成立,組織農化服務隊伍,同時準備了視頻和書籍資料,到田間地頭向農民講解施肥知識,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等。


  李華波介紹,金正大目前擁有300多輛農化服務車。


  為了輻射全國更多的市場,總部位于深圳的芭田股份將生產基地擴展到廣西和江蘇。


  “我們現在生產基本都在山東,也在考慮到外地建廠。”陳宏坤透露,收購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但現在還沒有特別明確的目標。


  分析師梁斌認為,對于復合肥企業來說,更為復雜的是如何做好經銷商的工作。“芭田股份在打造‘金網工程’,20年來總結的經驗是,管人是最難的,如何將分散在農村一線的營銷人員管好,如何制定符合經銷商利益的銷售政策,是個系統工程。”


  改變農民的施肥習慣?


  復合肥行業具有較明顯的季節性,每年3-9月為銷售旺季,10月至次年2月為淡季。但復合肥生產的準備周期較長,企業一般從10月份就要開始備貨,為來年的春耕做準備。


  復合肥行業的上游是基礎化肥行業,包括尿素、硝氨磷、氯化鉀等,購買基礎化肥的成本約占復合肥企業總成本的70%.


  從2007年底到2008年初,生產基礎化肥的原料煤炭、硫磺等價格開始上漲。


  尤其是硫磺,從500-600元/噸,上漲到5000-6000元/噸。


  面對飛漲的原料價格,復合肥行業的一些小企業,資金量小,又遇國家銀根緊縮,買不起原材料,不得不停產歇業。


  2008年10月前后,經濟危機下,各種化肥原材料價格也開始暴跌。


  以國際硫磺價格為例,從上半年最高時的1250美元/噸下降到目前的幾十美元/噸。


  那些有資金在高價時購買原材料的復合肥企業又大面積遭受虧損。


  據報道,國內化肥巨頭云天化集團旗下主要從事磷肥生產的控股子公司云天化國際,2008年曾大量囤積了高價原材料,目前遭受幾十個億的損失。


  在陳宏坤看來,復合肥行業,“2008年日子不好過,好多企業都虧損”。


  金正大也遭受了損失,“畢竟存貨還是比較多的”。


  但陳強調,雖然受了點傷,金正大“還是可以活下去的,2008年全年還是盈利的”。據他預計,“2009年肯定比2008年難過。”


  金正大也在準備過冬,包括壓縮開支、繼續開發拳頭產品、加強農化服務等。


  但有不少復合肥企業想從“頭”緩解壓力:控制上游。


  金正大“兩三年內可能沒有這種計劃”。


  萬連步一直堅持,“只做化肥,做最有前途的產品”。


  2002年,萬連步出國考察時,在超市里看到了緩控釋肥,并被其高經濟價值所吸引。


  據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緩控釋肥的教授樊小林介紹,目前從日本、美國等進口的緩控釋肥價格在1-2萬元/噸,而國內復合肥價格高的時候一噸也只有4000-5000元。


  緩控釋肥,是指通過各種調控機制使其養分最初緩慢釋放,延長作物對其有效養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養分按照設定的釋放率和釋放期緩慢或控制釋放的肥料。


  據測算,緩控釋肥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10%-30%,同時減少施肥次數、節能減排。


  上世紀60年代起,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著手研制并推出緩釋和控釋肥。


  目前,我國占全球9%的土地消耗了占世界總量32%的化肥,單位面積用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隨之帶來的是土壤肥力下降、環境污染嚴重等后果。


  據統計,我國的化肥利用率只有約30%,有接近70%的肥料被浪費。


  但這種狀況已經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緩控釋肥已經受到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相關的行業標準也已出臺。


  2008年初,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向各省、市、自治區發出《關于做好緩控釋肥料示范推廣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開展該肥料的試驗、示范與推廣應用。


  緩控釋肥被稱為“貴族肥料”。目前全歐洲、美國、日本也主要用于園藝、苗圃、高爾夫球場等非農領域。


  在中國,大田作物的市場似乎更有吸引力,關鍵是如何降低價格。


  金正大的做法是,將一部分緩控釋肥摻混一部分傳統復合肥,做成控釋摻混(BB)肥;同時,在技術和工藝上不斷革新,力求降低成本,在價格上使農民更容易接受。


  金正大稱,目前其緩控釋肥的年產能可達50萬噸,位居亞洲之首,還成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控釋肥關鍵技術集成及產業化》課題主持單位,并參與制定了《緩控釋肥料》行業和國家標準。


  國家化肥質檢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聰認為,“緩控釋肥未來的用量肯定會越來越大。”不過,“現在這個行業良莠不齊,不少企業都在炒概念,真正能在技術上達到‘控’的要求的,鳳毛麟角。”商照聰稱。


  北京首創是國內較早從事緩控釋肥生產的企業。在其市場部經理陳用付看來,更難的是“改變農民的施肥習慣”。


  這也是金正大目前需要實現、也正在努力的目標。

2頁 當前為第 2[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