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光洲:為什么說垃圾焚燒項目會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根源?
韓方明:因為這個問題不像是單個的案件,或小范圍的集體上訪事件。
因為第一,垃圾廠一建,影響面很大,牽扯的范圍也比較廣。以番禺項目為例,選址地已為廣州市確認的城市副中心,四周均為大型樓盤,涉及到的周邊總人口在70萬~100萬之間。根據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對選址范圍8公里左右的居民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97.1%的受訪居民反對建垃圾發電廠,其中半徑2公里內的居民反對率更是達到100%。
其二,動員力特別強。因涉及生命健康,群體性恐慌與激憤更容易被放大,所以無分老幼,無分貧富,形成利益共同體,極容易登高一呼,群起響應。這已為去年廣州番禺市民11月23日的散步事件所充分印證。尤其是處在城市人口密集區,受影響的居民中精英云集,他們都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都會最大限度調用自己的社會資源,事件因此容易擴大和升級。
其三,持續時間長。一般群體性事件對社會穩定的影響歷時都很短,混亂大多會很快過去。而垃圾焚燒項目則不同,只要項目運行一天,與周邊群眾的矛盾對抗隱患就會存在一天。
簡光洲:可能與現在居民對環保的要求提高有關?
韓方明:對,以前我們對環保的要求不像現在這么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沒有這么高,現在生命的健康最重要。如果影響到我生命的健康了,我當然要反對了。
簡光洲:對,這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形成新的社會矛盾,而這些矛盾在以往可能不太會碰到。
韓方明:隨著未來社會更加富裕了,這些問題會更嚴重。相對來講,不發達地區,這種矛盾會少一些。
簡光洲:最近幾年,類似的對于環保項目反對的現象越來越多見了。
韓方明:都要經歷這樣的過程。我在日本訪問時,他們介紹說,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經常發生類似的問題與矛盾。現在則是寧肯不發展也要注意環保了。我們現在很多時候,還在犧牲環保換發展,這樣的發展一定不會持續的。貫徹科學發展觀,不能瘋狂地以追求發展為目的,要兼顧到各方的利益,執政黨已經注意到這塊了。
簡光洲:這與公民意識的覺醒也有關系?以前可能大家對自己的權益、權利不太重視?
韓方明:對。這是執政黨及政府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的一個問題。現在,公民的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地覺醒提高。因此對官員、對政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苛刻。政府必須切實地做到為民服務,而不是為民做主,人民自己可以做主,官員和政府是代表人民來執行的,是為人民服務。
簡光洲:在公民意識覺醒的過程中,以往被忽視的問題可能會重新演化為激烈的社會矛盾與對立?
韓方明:是的。政府和官員必須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他們要真正地做到與時俱進,這不是套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