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江西時,彭小峰除了物理學家的夢幾乎一無所有,再回江西,開的已是寶馬車。當時身邊還沒有這個年齡開寶馬的朋友,少年得志的感覺也會偷偷溜上心頭,至于那個夢,已經變幻了。
我們一起搞太陽能
2005年的一個夏日,阿特斯太陽能有限公司商業執行總裁佟興雪正在無錫尚德與施正榮交談,忽然接到一個陌生人的電話。對方自稱叫彭小峰,得知他就在無錫后,希望能趕過來見一面。
佟隨口答應,但與施正榮越聊越高興,把這件事拋在了腦后。中午時分,電話再次響起,還是彭小峰,他已到了尚德門外。彭小峰正擬進入光伏領域,而佟興雪是當時國內少數具備10年以上光伏企業運營管理經驗的人材,曾在太陽能電池設備制造商GT-SOLAR公司和保定天威英利擔任高管,“我一直在尋找一個有魄力,有市場感覺,能把這個行業做大的人”。午餐之后,佟對彭小峰一笑,“你就是這樣的人。”兩年后,佟興雪成為賽維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做勞保用品的彭小峰怎么會突然進入新能源領域呢?這要從他到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上EMBA說起。這段商學院的求學經歷,彭感慨最多的不是交了多少朋友,更不是因這些朋友促成了多少生意,而是徹底地“洗腦”。
“上了光華以后,回過頭來看,(早先做的勞保用品公司)包括戰略也好,市場方向的把握也好,才發現原來自己做的東西很多是可笑的,是亂來”,彭坦言:“沒學習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市場敏感度,但學了以后,就掌握了管理的方法,思維也有了提升。”
2002年,彭從光華管理學院畢業。他開始有意尋找新的商業機會。
“勞保產品做了七八年,成長雖然很快,但空間有限,雖然有些閑置的資金,但炒房、炒股都不是我的追求,就產生了朦朧的想法。我需要一個更大的平臺”。
2003年前后,彭去歐洲參加商業會議,發現關于新能源的討論越來越熱。于是找來很多雜志,風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垃圾發電等一一研究。最終鎖定光伏。他最初也有意走尚德的路線,向電池和組件方向發展,甚至買了設備。不過最容易看到的機會是不是最好的?彭小峰心存疑慮, 佟興雪的建議是將電池組件生產線全部停止,設備退掉,全力向硅片方向發展。他幫助彭小峰分析硅片生產的瓶頸,計算投資規模,從產業角度和策略角度梳理,彭之后又做了大量調研,最終進入“藍海”。
他很快搭建起一個陣容豪華的技術和財務團隊,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有些人已在海外安家多年,而且彼此性格迥異。例如彭小峰的生活基本就是工作的延伸,而佟興雪則注重生活品質,衣著時尚,連辦公室內衛生間的馬桶都比彭的講究。
彭小峰剛剛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以辭動人又不是他的優勢,他如何將這些精英聚攏到偏僻的贛西小城新余?
朱良保,擁有15年以上的生產、貿易公司管理經驗,現任賽維常務副總裁,彭小峰找到他時他對太陽能行業一無所知,兩人交談之后,他又回到家查了一番資料,激動地睡不著覺,2005年11月加盟。
彭小峰還害得另外一個人失眠,那就是他EMBA的同學邵永剛。邵時任國泰君安證券管理董事,負責投資銀行業務,彭小峰給他放PPT,一五一十講自己的規劃,邵永剛的感覺是“多年來沒見過這么心動的案子”。2006年2月,邵永剛加入后擔任賽維的高級副總裁,與6個月后來到的首席財務官賴坤生同為賽維融資上市中的關鍵人物。賴滿頭白發,但性情活躍,他有近20年美國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經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