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基本沒有二氧化碳排放,然而在過去30年中,由于過高的價格,美國政府沒有批準任何一家新的核電廠;此次草案中透露了政府在此方面的決心,將拿出54億美元資助核電建設。
在碳排放限制方面,據路透社獲得的最新版本,對于電廠的限制將從2013年開始,此年限又比以前版本推后了一年。
其中,發電廠將被置于碳市場配額交易工具之下,且一個可以交易的碳市場是存在的,而其他行業則將在2016年開始并入上述計劃。
在石油化工行業,將以稅費形式而非配額形式征收費用:在被運送到油站之前,將對煉油廠等征稅,以降低在交通領域的碳排放;與此同時,作為妥協,草案中也增加了對于在阿拉斯加等地離岸石油與天然氣的開采。
為了避免碳市場大幅度波動,草案中為碳價設計了上限,最新版本中,上限每噸30美元已經下降為每噸25美元,減輕了排放廠家的負擔。
需要注意的是,該草案中依然設置了“邊界限制”措施,為保護類似于鋼鐵、造紙、玻璃以及化工等高耗能產業,草案為上述企業準備了法律武器,以防在氣候變化控制薄弱國家的企業在上述領域向美國傾銷。
如若按照上述草案思路,將對碳市場產生“注水”影響。
美國企業相較于歐洲企業而言,本來就比較粗放,歐洲有一種看法是,只有高減排目標才能刺激歐洲企業的研發,氣候組織大中華區政策與研究總監喻捷對本報表示,歐洲是生態稅的思想,倡導大政府、小社會,而美國上述碳交易方式,實際上是將產權交易交給民間做,讓企業實現這個目標。
美國或從中受益
對于企業而言,在數學模型計算中首先要計算減排效果,如果減排便宜就減排,否則就交稅或交易。喻捷表示,同時如果是保持碳交易,在稅務總量上保持著一個水平,企業可以逢低買入、逢多賣出,對企業來說,這本身就成為了碳資產,隨后就有私人資本的投入。
不過此次在美國立法中,由于只有電力部門是非競爭性行業,所以同意在這方面進行碳市場配額交易,不得不說是縮小了碳市場,是對于碳市場的注水。喻捷認為,其他企業節能的動力因此減小。
由于電力行業減排成本低于其他行業,美國此項政策可能將國內碳價格維持在低位。
這樣當然會影響歐洲以及全球碳市場。喻捷認為,因而歐洲也不一定愿意跟美國在碳市場上相聯系。
而由于美國未加入《京都議定書》,美國碳市場究竟如何同全球市場相聯系,也是非常現實的法律問題,喻捷表示。
不過對于美國碳市場價格有可能過低的情況,喻捷提出,這正是提高美國投資環境競爭力的一種方式,可謂“正中美國下懷”。
在“低碳經濟”上押寶,下了血本的商業團體并未就此善罷甘休:美國氣候行動伙伴關系組織下,已經聚集了位列于財富500強中20多個企業,敦促國會通過議案,這其中就包括通用電氣等大企業;同樣有代表了3000家企業的美國清潔能源企業聯盟,也支持該法案通過。
本周二,奧巴馬特意到愛荷華州西門子一家風電設備廠參觀,用以表現白宮對于清潔能源的支持。
目前,如果一切順利,待兩院共同簽署氣候變化法案后,該法案應可以在9月或10月得到簽署,如若不然,則需要等到2011年下一屆國會,不過考慮到民主黨有可能在11月的中期選舉中得到削弱,如今年此立法不能得以實現,在2011年的前途將更加不可預測。
對于是否能在今年通過該議案,黑克斯表示:“美國在歷史上通過了四次關于能源的議案,每一次美國參議院都是問題所在,因為眾議院采取簡單多數,但是參議院必須需要60票。”
“我認為主要的障礙在于,這對于經濟有難以預料的結果,而人們還是比較疑惑。”黑克斯表示,“比較樂觀的是,商業團體認為應該解決這個問題了,也在推動事件發展。我認為今年應該可以通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