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家庭終端、視訊產品仍處于起步階段。IPTV、視訊會議等產品雖然已經得到市場認可,但面臨激烈競爭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終端中的IDEOSS7,使用7寸觸屏、Andriod操作系統、支持語音通信、彩信、Wi-Fi、攝像等,與市面上的平板電腦產品在外觀和功能上神似。
華為終端目前仍然定位在為運營商定制的低端市場,其低價智能產品在印度、俄羅斯、拉美等新興市場受到青睞。華為終端的主要產品集中在低端市場,尤其是為海外運營商定制的手機等,主要集中在售價100美元以下的區間。智能手機目前似乎是華為終端產品開發的重點,但華為研發設計的方向仍是“買得起”(affordable)。例如IDEOS被華為包裝為世界第一款入門級買得起智能手機品牌,而類平板產品IDEOSS7售價僅為1900元左右,約為iPad價格的一半。
近年華為終端事業群表現良好,在華為整體銷售中占據重要位置,產品在新興國家受到青睞。華為終端業務銷售額在2009年為37億美元,2010年預計達到45億美元。華為2009年實際銷售額為218億美元,據此計算,2009年華為終端占華為總銷售的比重約為17%左右,增速低于企業整體水平。
在無線通信進入移動寬帶時代之后,移動終端在整個通信價值鏈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華為終端何去何從值得關注。消息面上,華為終端事業群將被賣給戰略伙伴或者剝離上市的傳言不絕于耳,但始終沒有具體行動。在2007到2008年間,華為一度想出售終端業務以鞏固其他事業群、增厚公司現金流,但在金融危機爆發后中止。2010年初,華為某高管表示華為終端可能剝離上市,相關消息一時甚囂塵上,但半年后,在媒體求證之下,華為終端負責人表示有關上市問題仍“沒有明確的計劃”。
華為終端在新發布的云戰略下如何定位,將決定這一事業群未來走向。2010年11月29日,華為在北京舉辦發布會,高調發布華為云計算戰略及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并將其視為華為今后發展的重點。2010年12月21日,華為終端在北京正式發布其移動互聯網戰略“匯智•簡悅”并推出一款與騰訊合作的深度定制手機HIQQ,意在配合華為云戰略,發力終端市場。
結論和建議
積極探索適合云平臺的終端產品可能是華為終端事業群今后的工作重點,華為的產品也將覆蓋整個“端-管-云”體系。
端,即與移動互聯網最終用戶直接接觸的終端平臺和交互界面,也是華為終端業務的核心所在。華為終端產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面向需求簡單的消費者,品種單調、功能簡單;近兩年雖然有所改觀,但在軟體、應用開發方面仍存在短板。
管,即由運營商提供的通信基礎服務、移動寬帶服務等。作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供應商之一,相當多的“管”已經是華為造,華為在這一領域具備一定市場優勢。
云,即基于互聯網的存儲、計算、及應用,華為云戰略的核心就是建立基于互聯網的資源優化體系,促進各種業務、服務、事務的云化。華為敏銳捕捉到云計算帶來的巨大市場機會,業務與應用事業群已經推出多種多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客戶實現業務的云化。云計算同樣激發了管和端兩個環節的新需求,電信運營商需要新增存儲、網絡等硬件設備,而與云結合的終端產品將越來越多,這些都為華為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華為終端仍存在短板,如何補齊這些欠缺成為華為終端未來面臨的巨大挑戰。目前華為終端銷售渠道單一,品牌的認知度不夠。
隨著華為非運營商定制,自主設計、研發、制造出來的終端產品越來越多,以往單純依靠運營商渠道的營銷網絡可能滿足不了華為終端的擴張要求。華為的云計算戰略雖然提出了今后發展的大致方向,但具體內容仍不明朗。華為的云計算戰略發布會僅勾勒出這一戰略的大致框架,但并未推出任何一款具體的云產品或者云服務。華為的行事風格低調神秘,內部文化強調競爭、擴張、速度、效率,忽視合作共贏、廣泛溝通,這可能成為華為終端向B2C市場靠攏的障礙。華為的狼性文化在B2B的公司間市場適應良好,但與B2C業務、跨平臺合作的云文化格格不入。
華為近期一系列大動作調整,可以看成是華為在確保電信運營商這一大本營不失的情況下,積極向B2C業務拓展的新動向。2010年9月,華為推出IDEOS這一智能手機品牌,成為華為終端邁向自主品牌、自主渠道、開拓B2C市場的開端。華為在云戰略發布會上,宣布調整企業文化中進攻性太強的部分,轉而強調與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廠商進行合作,可以看成是華為向合作共贏文化靠攏的第一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