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雞“生”出深加工廠
“我喜歡結交朋友、表現自己,青大一路小吃攤的老板、火車上坐對桌的人、網上談得來的網友,他們都是我的朋友,甚至碰上學校的清潔工我也會和他們聊上幾句,就是很想了解他們的行業。”彭艷說自己每天都在結交新朋友,上大學期間,彭艷利用做小生意和坐火車回家的機會認識了不少朋友。
彭艷認為,能把朋友“串”起來就等于把資源搞活了。彭艷曾辦過一個生產型企業,靠的就是朋友。2005年春節,彭艷回老家過年時去當地的農博會買年貨,一家出售黃山活土雞的養雞場引起了彭艷的興趣,在和老板攀談中彭艷了解到,這位老板養了4萬只品種很好的黃山土雞,出欄快但銷售跟不上。好奇之下,彭艷跟著老板去參觀山里的養雞場。這時,彭艷想到雞肉深加工。因為缺少購買設備的資金,彭艷又想到了在火車上結識的一位武漢朋友,雖然只見過3面,但他每次途經武漢都會稍作停留,帶著特產去探望這位朋友。一個電話,彭艷把武漢的朋友拉來實地考察,最終換來對方200萬的投資。后來,彭艷的湘旗農牧公司成立了,還引來當地政府的投資,加工好的產品放在當地100多家高檔肉類專賣店銷售,銷量很好。“生產型企業投資大、回本慢,我沒從這次創業中獲得任何利潤就退出了,我覺得獲得的經驗已是很大的財富,這種企業并不適合我。”彭艷說。
談判3小時拿下大單
2007年底,在傳媒公司打工半年多的彭艷開始考慮回歸專業本行,開一家營銷策劃公司。2008年初,彭艷利用在傳媒公司接觸到的客戶資源為公司拉來了兩位投資人。“我們之前有過很多業務接觸,我也為自己這個營銷公司做了很周詳的計劃,所以他們才敢答應我的邀請。”彭艷說,公司注冊資金50萬,他占51%的股份,公司12名員工有“海歸”也有中專生,每月的薪酬在4000元左右。公司接手的第一個業務就是給利群集團的電子商務做營銷策劃。彭艷回憶說,和利群談合作那晚,他一個人面對集團4位副總,回答了3個小時關于利群電子商務的標志、定位、信譽、物流配送等細節問題,“當時就感覺‘創業真不容易’啊,但干就要干好。”順利拿下利群這筆大單,彭艷的公司又先后為東航、道格拉斯洋酒行等公司設計了營銷方案,還推出了一本月刊的廣告雜志,在寫字樓、飯店和高校中免費發放。
近期,彭艷又借鑒南方酒店傳媒方式,要將島城的酒店數碼化,即在客房中安裝電腦設備,使顧客可以直接上網、收看影院同步上映的大片和旅游咨詢,酒店不需要任何投資,而彭艷的收益則來自房客收看節目中的各類廣告。這樣一個從設備、軟件開發到人員維護等總共需要9000萬的大項目,彭艷硬是拉來了9000萬風險投資。現在,青島飯店、山寧商務酒店的近百間客房已經安裝了該設備,彭艷說,他今年的推廣目標是5000間,目前已經聯系好的就有6家酒店。
精明實干缺一不可
名字極為女性化的彭艷說,父母大概希望他能在有男性實干精神的同時兼具女性細膩的思考能力。從賣斷碼鞋到開營銷策劃公司,彭艷的成功在于發現商機的敏銳嗅覺,以及無論生意大小、檔次高低,他都能撲下身子去實踐的實干精神。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