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發電進行得如火如荼,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一聯系到太陽能電池,就可以想象利用光伏發電是要花“大價錢”的。
顯然,“高成本”已成為制約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是每度2.5元,比常規發電成本高出很多;此外,技術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太陽能不是每天24小時都有,解決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波動性,如何儲電都是我國當前面臨的技術問題。
我國光伏產業一直面臨著“上游靠進口,下游靠出口”的窘境。特別在市場銷售方面,光伏組件企業銷售絕大部分依靠國際市場。另一方面,相對于傳統火電而言,光伏成本仍然過高,這成為并網發電的最大癥結。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認為,中國身為發展中國家,政策補貼等方面的力度和發達國家尚有差距,但參照風電新能源的發展軌跡,政策貫徹落實之后,太陽能光伏會有更多作為。
目前,我國已開始實施《可再生能源法》和“金太陽示范工程”補貼政策,但對民宅發電并入城市電網還未出臺相關補貼細則。倘若不能從中受益,僅僅是出于環保理念,很難發動業主和開發商采用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因此,有關企業和專家呼吁,推動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引導和相關規劃,如果能在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建設中率先使用這一技術,或許能讓光伏建筑邁出走向民用的第一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