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綠色生態可持續:中國新型城市化發展戰略

發布時間:2010年12月23日 來源:經濟參考報

....


    工信部節能和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


    走新興工業化道路需要堅持五大原則


    工信部節能和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表示,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并在加速推進階段。他呼吁,除了關注能耗、污染、占地等工業的負面因素之外,還應該充分認識工業的重要性。目前,工業是我國目前開放程度最高、競爭力最強、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最大的產業,我們各位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工業發展的成果,雄厚的外匯儲備、國際影響力的大幅提高,工業基礎功不可沒。


    經濟參考報:為什么提出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周長益:第一,資源和環境約束日益突出,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是發達國家3—4倍,甚至是印度的1.6倍。第二,低效益、低附加值為主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這是跟國外差距最大的,尤其是現在講節能減排指標,產業資源能源消耗跟國外的差距最多不會超過50%,但附加值的差距跟國外是10倍、20倍甚至上百倍的差距,“十二五”靠什么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主要靠工業的發展。第三,投資率偏高,消費率偏低,這是我們的問題。第四,低水平落后的生產能力還占相當的比例,這是當前走新興工業化道路面臨的問題。


    經濟參考報:現在我們提出,要走新興工業化道路,請問這條路應該怎么走?


    周長益: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和支柱地位在相當長時間內還不會改變,按照中央提出的戰略要求,根據近年來的實踐,有五個方面應該是我們走新興工業化道路需要堅持的。


    第一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我們現在是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發展中大國,解決我們即將面臨和將要面臨的一切重大和長遠的經濟社會問題,都高度依賴于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的長足發展,只有形成發達的重化工業才能解決我國在城鎮化、交通運輸、資源開發、水利工程、環境保護和國土整治以至于國家安全、民生福利這些問題。現階段工業發展的民生意義還具有根本性,但13億中國人中的大多數主要是農民仍在期待工業文明帶來的福利,從這個意義上講,工業化不僅仍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而且是當前最大的民生事業。


    第二要把工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作為主要方向,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應該實行全方位的產業發展戰略,我們產業升級的意義不僅僅是產業間的升級,更重要的而且更具有普遍意義的是產業類升級,也就是我們的工藝升級、產業鏈升級、品牌升級。


    第三是把工業發展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強調的是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與新興產業發展要相結合,傳統產業是我們的基礎,也是我們的優勢,要加大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工業的力度。發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核心引領作用,優先抓好重大技術的攻關、研發。注重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和企業主體性作用,政府引導性作用主要抓好行業準入、抓好發展規劃、抓好標準制定和實施。


    第四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作為重要抓手,工業的發展,一定要用最先進的技術,以最先進的能耗水平來發展,我們現在很多城市的好多固體廢物的消納都需要依靠工業,比如水泥產業、鋼鐵產業等等,怎么把兩者結合起來。


    第五要把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作為重要途徑,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創新速度快、通用性強、滲透性強的優勢。


    壽光市:以“均衡化”理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專訪中共壽光市委書記孫明亮


    經濟參考報:請問壽光市在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工作上的思路是什么?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孫明亮:近年來,壽光市實施以規劃、產業、建設、文化、民生、黨建“六個一體化”的舉措,著力描繪“城鄉一體、均衡壽光”的新藍圖,全面推進規劃布局一體化,扎起“均衡發展”框架。把全市2072平方公里作為一個整體,著眼于城鄉經濟、社會、自然和人的協調發展,實行城鄉發展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加快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覆蓋,形成城鄉融合銜接的規劃體系。


    全面推進產業發展一體化,今年以來,我們搶抓藍色經濟區建設和“黃三角”開發的巨大機遇,重點培育壯大涵蓋三次產業的海洋化工、石油裝備、汽車及配套產業、造紙包裝、船舶制造和臨港工業、新型能源、高端生態農業、現代服務業“八個500億級產業基地”,全面推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聯動發展。堅持靠投入調結構、促轉型,加快壽北開發“二次創業”,把涉及“八大產業”的140多個過億元大項目作為培育重點,力爭年內完成工業投入200億元。同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一體化,狠抓節能減排,大力推行循環和清潔生產,推進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確保萬元G D P能耗年均下降5個百分點;加大生態基礎投入,所有鎮街全部配齊污水和垃圾處理等設施,每年完成植樹1500萬株,全力建設低碳型城市。今年以來,全市共關停企業94家,停產治理企業55家,萬元G D P能耗同比下降4.9%;林木覆蓋率達到17%。


    鎮江市:強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專訪鎮江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張甫雄


    經濟參考報:據了解,今年1-10月份鎮江市財政總收入和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幅都超過了30%,請問,在已經很高的基數上,鎮江是如何實現這么大增幅的?


    張甫雄:我們主要是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強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一是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爆發式增長,今年1-9月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114%,其中二重重裝(13.10,-0.04,-0.30%)等大型部件的建設項目簽約一共29個,總投資超過了800億。二是全力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圍繞裝備制造、特種金屬、綠色工業等五大主導產業,打造千億產業、百億企業,1—9月份五大主導產業銷售增幅33%,占整個產業的8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39%,占規模工業產值的35%,高于江蘇省平均三個百分點。三是全力推進現代服務業急速增長,我市以中石油(11.44,0.00,0.00%)物流、中重重載物流為依托發展大型現代物流、大型現代城市綜合體,1-9月份全市服務業投資增長91%。

3頁 當前為第 3[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