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4月起,我市島內所有新拍掛商品住宅項目要求做到“精裝修”,我市所有保障性住房也實現一次裝修到位。林樹枝表示,目前我市也開始在島外推廣“精裝修”。
在我市確定的3個低碳示范區——集美新城低碳生態城、翔安新城低碳產業園、東海低碳科技創新園里,每一棟建筑都要求做到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和建筑,結合生態及水資源高效利用等核心元素要求進行規劃建設,其中建筑“精裝修”也是必備條件。
63棟建筑將進行節能改造
建筑領域光靠新建建筑減排是不夠的。目前我市正在著手建立城市公共建筑單元二氧化碳排放的動態監測評價系統,即城市中的每個公共建筑二氧化碳排放和能耗情況,都將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和分析。目前,已完成了建設大廈、國際會展中心等5棟具有代表性的標桿建筑的能耗監測平臺建設。
另外,對于一些能耗高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將進行節能改造。目前確定首批63棟節能改造項目,改造總面積為160萬平方米,計劃分兩批實施,改造總面積為160萬平方米。比如,銀行中心大廈與德國西門子,廈門天虹商場與深圳建科院、江頭電信與GE公司,將聯合開展節能改造試點。
一些建筑則通過節能運行管理降低耗能量,目前共有21棟建筑需要通過加強節能運行管理以達到節能要求,這些建筑的總面積為46.16萬平方米。
我市碳減排量有望在國際上交易
我市最近獲得建設部確定的全國首個建設領域PCDM機制試點城市,并獲得30萬歐元的國外資金補助,用以新建建筑領域的碳金融機制研究。PCDM是指將為執行相關政策或者為達到某一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減排措施作為一項規劃方案,整體注冊的一個CDM項目,在這一規劃方案下項目產生的減排量在經過核證后可簽發相應的CER(核證減排量)。
據了解,試點城市的第一階段目標是:通過建立建筑領域的規劃活動認可的CDM(清潔發展機制)基線值和監測方法,結合我市低碳新城建設步伐,在單體或系列項目中做好節能減排的組合,將碳減排量在國際上實現交易以獲取碳資金。第二階段目標則是:建立新建建筑、既有建筑的碳金融機制,逐步建立我市行政區域內建筑碳排放權的交易機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