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推進中國主體功能區規劃 實現可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2011年6月8日 來源:中國政府網

....

  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憲平先生介紹《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有關情況。


  一、規劃編制的背景和過程


  2010年底,國務院印發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土空間開發規劃,是戰略性、基礎性、約束性的規劃。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是我國國土空間開發思路和開發模式的重大轉變,是國家區域調控理念和調控方式的重大創新,對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我簡要介紹三方面情況。


  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了主體功能區的戰略構想,“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了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基本方向,黨的十七大報告把“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一項新要求。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了今后五年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的主要任務。


  為編制好主體功能區規劃,國務院下發了指導規劃編制工作的兩個文件,并專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了部署。


  二、規劃編制的目的和意義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規劃編制領導小組14個成員單位,從2006年8月開始,用4年多的時間編制完成了這一規劃。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國土空間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有力地支撐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也存在一些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如耕地減少過多過快、資源開發強度過大、環境問題凸顯、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等。因此,必須統籌謀劃未來國土空間開發的戰略格局,形成科學的國土空間開發導向。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空間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發展方式及資源配置效率。當前空間結構不合理、空間效率不高已經成為影響科學發展的重大結構性矛盾和問題。轉方式必須轉變傳統的空間開發模式,調結構必須調整不合理的空間結構。只有通過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才能把轉方式和調結構的要求落實到具體地域上。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有利于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區域協調發展并不是使經濟總量在城鄉和各地區平均分布,并不是簡單地縮小地區生產總值的差距,而是要從人人享有小康社會幸福生活出發,使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都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和大體相當的生活水平。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有利于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一些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若仍按照原有的發展模式,勢必大大超出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陷入越開發、越破壞、越貧困的惡性循環。因此,要引導人口和經濟向適宜開發的區域集聚,為農業發展和生態保護騰出更多的空間,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空間均衡。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遏制生態環境先破壞后恢復的弊端,使當代人的發展不損害后代人利益。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