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秸稈收集難 生物質發電廠四面楚歌

發布時間:2012年9月10日 來源:中國聯合商報

由于燃料不給力,全國多家生物質發電廠正處于虧損甚至破產邊緣。據江蘇省電力行業協會透露,江蘇省已建成投運的13家生物質發電廠,出現了家家虧損的局面。曾號稱裝機容量....

由于燃料不給力,全國多家生物質發電廠正處于虧損甚至破產邊緣。

據江蘇省電力行業協會透露,江蘇省已建成投運的13家生物質發電廠,出現了家家虧損的局面。曾號稱裝機容量“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興化中科生物質發電廠,運行不到一年就因巨虧而停產。

無獨有偶,在農業主產區,建在“秸稈堆上”的安徽宿遷生物質發電廠也連年虧損,另一家生物質發電項目因超過核準有效期而自行“流產”。

近日,國家發改委赴各地考察生物質能發展情況,結果也大吃一驚:考察的8個生物質發電項目全部虧損。

生物質發電廠為何從最初受到強烈追捧,到如今幾乎淪落到四面楚歌的境地?業內人士認為,生物質發電廠全虧損,秸稈收集難是主因。

收集難成瓶頸

一邊是夏秋季節遍地秸稈焚燒禁而不止,一邊卻是生物質發電廠“餓著肚子啃樹皮”。

據江蘇省電力行業協會日前透露,江蘇省已建成投運的13家生物質發電廠,出現了家家虧損的局面。其中,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從2006年至今累計投資超過10億元,在如東、淮安、泗陽、鹽城建成投運的4座生物質發電廠更是陷入長期虧損。曾號稱裝機容量“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興化中科生物質發電廠,運行不到一年就因巨虧而停產。

作為專吃秸稈的生物質發電廠為何會出現虧損?業內人士認為最大的“癥結”在于秸稈收集難。“江蘇省已經投運的生物質發電廠,幾乎每家都面臨‘嗷嗷待哺’的窘境,秸稈吃不飽,好多只能‘啃’樹皮、木屑甚至藥渣。”江蘇省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軍無奈地說,“當年積極上馬生物質發電項目,主要是看好國家對發展新能源的重視。當地政府也承諾,只要把1/3的秸稈收上來,就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但是誰也沒想到秸稈會這么難收集,直接影響了發電成本。”

一家生物質發電廠負責人告訴《中國聯合商報》,按照原來的設計,他們一年應燒掉30多萬噸秸稈,但目前實際上秸稈只占了20%左右。為了‘填飽肚子’,他們只好把能燒的都收了進來。如從山東等地收來的樹皮、木材加工廠下腳料、糧油加工廠稻殼,甚至還有藥廠的藥渣。

據了解,生物質發電廠燃料收購費用占生產成本的70%~80%,從每千瓦時發電成本看,燃燒秸稈最劃算,因為它是當地收集,運輸成本低。例如,一噸秸稈的收購價是200多元,而一噸稻殼的收購價是400元左右,成本要高出許多。“生物質燃料是賣方市場,秸稈吃不飽,大家都在搶收樹皮。于是,有些供貨商就在樹皮里摻水摻雜,變相抬高了價格,又增加了成本。”上述負責人一臉難色地說,“秸稈發電的上網電價是每千瓦時0.75元,但和目前的發電成本相比,這個價格已經扛不住了。”

政策應給力

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源是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能源。

因此,我國從20年前就開始試建生物質發電廠,并從2006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2006年,國家先是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隨后又公布了生物質發電上網電價補貼。為此,國內企業爭先恐后地上馬生物質發電廠。截至2010年底,我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已達到550萬千瓦。

業內專家指出,理論上講,生物質發電是一個朝陽產業。以江蘇省為例,每年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秸稈約達1500萬噸,折合700萬噸標準煤。相關數據顯示,江蘇省已投運的13個生物質發電項目,每年能消耗各類農作物秸稈和農林廢棄物350多萬噸,節約標煤12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0萬噸,促進農民增收7億多元。

而從全國來看,現有的各類農作物秸稈每年至少有6.5億噸,如果其中的60%應用于生物質發電,就相當于8座三峽電站的發電量,農民每年可增收800億~1000億元。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隨著全國投運生物質電廠的數量不斷增加,生物質燃料市場的競爭卻越來越激烈。

為什么遍地秸稈收集卻這么難?對此,大多數人將原因歸結為收購價過低。以玉米秸稈為例,電廠每噸付費200~260元,而收購點多在100元左右。宿州市夾溝鎮一位農民算了這樣一筆賬,他家8畝玉米地可產秸稈3噸多,送電廠能賣六七百元,而去近一點的收購點只能賣300多元。扣除油錢和運費,掙的錢都不多,而且回收秸稈要花去兩個勞力、兩天時間,因此他情愿一把火燒掉。

“和城市生活垃圾一樣,秸稈如今也是農村廢棄物。但城市垃圾發電廠除了享有電價補貼外,還享有政府的垃圾處理費補貼。如在南京,每處理一噸生活垃圾,政府要給電廠70元左右的補貼;在蘇南,則達到100多元。”張軍說,“江蘇省生物質發電企業每年可消耗各類農作物秸稈和農林廢棄物350萬噸以上。如果不綜合利用,農民有可能將秸稈直接焚燒或棄于田間溝邊,甚至直接推入河道,治理的費用會很高。因此,我們希望政府能參照垃圾發電行業,適當補助生物質燃料采購。”

據悉,農業部門對秸稈收儲雖有補貼政策,但門檻較高,要求收儲點必須達到6萬噸才能享受補貼。事實上,很少有企業能達到這樣的標準。因此,有專家建議,一個秸稈收儲點以5000噸~6000噸較為適合。

另外,除了給予生物質發電廠每千瓦時0.75元的上網電價外,國家在規劃、用地、稅收等方面也應給予政策支持。綜觀生物質發電走在世界前列的西方國家,無不在價格激勵、財政補貼、減免稅費等方面展現政府的推手作用。

上述專家建議,對于這樣一個朝陽產業,政府應當從秸稈資源分布角度完善規劃布局。同時,建立包括土地、稅收、運輸等在內的支持發展政策體系,扶持和引導生物質電廠建立完善有序的秸稈收儲體制,為生物質發電項目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