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上午,伴著窗外的大雨,由中國工程院等單位組織的“土壤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工程科技論壇”在北京開幕。尹偉倫院士和魏復盛院士先后走上講臺,分別作論壇的主題演講。尹偉倫院士的演講題目是:農用土壤環境保...
-
(一)行業發展概況1、土壤修復(1)土壤修復的基本情況①土壤修復的定義、特點及分類土壤污染指人類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向土壤系統排放后,當數量超過土壤自凈能力時,會破壞土壤成分結構的平衡...
-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生活垃圾迅速增加,垃圾處理缺口巨大,垃圾焚燒將成為主要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海通證券研究所預測,“十三五”期間“工程+運營”市場接近3000億。另一方...
-
海淀區的生活垃圾處理將徹底告別填埋式。在蘇家坨鎮大工村,市屬國企北控集團參與投資的海淀循環經濟產業園拔地而起。記者近日從負責運營管理園區的北控綠海能公司了解到,園區目前已進入試運營階段,年底前將正式投...
-
日前,北極星環保網獲悉,工信部公布符合《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二批)。符合《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二批)涉及脫硫脫硝、除塵裝備、揮發性有機物處理...
-
2011年,浙能集團首次提出超低排放概念,指火電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基準含氧量6%)分別不超過10mg/m3、35mg/m3、50mg/m3,比《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
-
曾幾何時,“地溝油”這個詞不時挑動著公眾敏感的神經,如今這些“地溝油”去了哪里?這個答案在上海市食藥監關于餐廚廢棄油脂閉環管理與資源化利用實踐的短片中揭示:現在的上海,每天都會有300多輛標識明顯的餐...
-
按中央要求和新區規劃建設需要編制的新區總體規劃等新區四大規劃編制已取得明顯進展,并組織了兩次規劃專家評議會,正抓緊按評議意見和建議進行完善,46個專題專項規劃研究已完成階段性初步成果。目前,新區工作重...
-
2017年6月30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了《撫仙湖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PPP項目成交公告》 (以下簡稱《公告》)。《公告》顯示,撫仙湖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PPP項目已經完成采購程序,確定社會資本方。本...
-
上市公司頻頻中標ppp項目今年以來,上市公司頻頻中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7月6日,今年以來共有近8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中標PPP項目情況(包括簽訂框架協議),涉...
-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6年度全國生物質發電監測評價的通報,該報告主要評價了全國生物質發電總體情況,匯總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和上網電量,評估了生物質發電對化石能源替代和減少二氧...
-
說起危廢處理行業,東江環保值得一提。7月6日,東江環保與廣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擬共同發起設立廣晟東江環保產業并購基金。據悉,此次東江環保與廣晟金控設立的產業并購基金采用母-子基金的形式,總...
-
2017年上半年,環保新三板表現突出,并演繹出了新的變化。對于剛剛登陸新三板的環保企業來說,新三板是一道新的考題,他們借新三板邁入了資本市場的門檻,但在融資上仍然任重道遠。有人在哀嘆,新三板的放量開閘...
-
粗糙的垃圾分揀技術和落后的垃圾分類意識一直是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強力阻礙。明明是財富,卻因為放錯了地方讓人們備受困擾。如何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焦點,也成為環保企業資源...
-
《中國低碳發展報告(2017)》于2017年6月29日《中國低碳發展報告(2017)》發布會暨第六屆中國低碳發展論壇上首次與公眾見面。會上,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何建坤教授...
-
據《北京日報》7月4日報道,在海淀區蘇家坨鎮大工村,市屬國企北控集團參與投資的海淀循環經濟產業園拔地而起。記者近日從負責運營管理園區的北控綠海能公司了解到,園區目前已進入試運營階段,年底前將正式投入運...
-
《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于今年7月1日起開始正式施行,前不久,我國首部土壤污染防治的專門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也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在國外,土壤修復并不是一個新的詞語,而在國內,...
-
監測行業是整個環保行業的基礎。如果沒有監測,就沒有辦法對水、氣、土進行檢測,無 法評估環境防治效果以及監督污染源的整治。同時,國家如果想更好的掌握環境信息,就 必須依靠自己所建設的環境監測網。也正是因...
-
當前,在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市場化、產業化過程中,盡管可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但是從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的發展實踐來看,由于我國長期把垃圾處理作為公共事業,政府的扶植配合政策起著關鍵...
-
污水處理廠是不是特別臭?洗菜、洗澡、洗衣服產生的污水怎樣變清潔的?處理過的污水最終去到了哪里,能喝嗎?帶著這些疑問,由工程師、銷售、工人、經理、老師、學生等在內的近80名市民組成的“三治一增、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