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產業具有項目規模大、資金需求量大、運行周期長、盈利水平低等特點,急需通過資本市場上市融資,為企業發展壯大借來資本之“東風”。未來環保行業有望通過并購重組,培育一批“小巨人”,改變當前“小而散”局面...
-
據《勞動報》報道,上海市環保局制定的《上海市排污許可證管理實施細則》,將于今年4月30日起實施。據了解,新修訂的《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第三十三條明確“本市依法實施排污許可制度”,并將排污許可制度作為上...
-
環保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經濟門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近年來,我國環保相關政策全面深入推進,“十三五”期間環保行業將延續較高景氣度。我國環保產業現已形成為產業門類基本齊全、并具...
-
今后,實名舉報環境監測數據造假、重點排污企業沒有按規定發布環境信息都有可能獲得現金獎勵。近日,廣州市環保局對《廣州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試行辦法》進行修訂,擴大了有獎舉報的范圍。單線聯系確保舉報人安全...
-
“要明確目標任務,準確把握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基本要求。”3月31日,在全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大會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強調。到2020年,我省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加快...
-
4月6日,記者從沈陽市政府獲悉,為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今年起,沈陽市將從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農用地分類管理、建設用地準入管理、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等方面同時入手,全面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到2020年,沈陽...
-
記者從重慶市環保局獲悉,重慶市日前啟動長江經濟帶化工企業污染整治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管理和長江沿線化工企業及園區污染整治,重點整治化工企業及園區存在的超標排放等7個方面的突出問題,并于...
-
今年一季度,近60家節能環保公司登陸“新三板”,更有為數眾多的企業正在申請中。對于中小環保企業而言,“上市”不僅意味著將打通資本的任督二脈,還將帶來品牌、市場等多重加分,被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還有...
-
日前,湖南長沙市人民政府在出臺的《關于加快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末,全市確保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00兆瓦以上。為實現上述目標,《意見》提出,大力推廣分...
-
據統計,截止目前為止已有32家環保企業披露2016年度業績報告,三聚環保賺得盆滿缽滿,中聯重科虧損最多。對比2015年業績情況,不難看出2016年固廢板塊漲幅居前,對應的光伏節能板塊依舊下降幅度明顯。...
-
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是...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時,專門強調了要切實落實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落實股權期權和分紅等激勵政策,落實科研經費和項目管理制度改革,讓科研人員不再為雜事瑣事分心勞神。在政府部門與各科研院...
-
近日我國正式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規定,到2020年底前,我國將在包括長沙在內的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屆時我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
-
當前,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部分行業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節能減排降碳指標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尤其是各省級政府工作的一個目標硬任務,并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全球視角看,節能環保產業...
-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與日俱增,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的動力電池用量自然也水漲船高。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普遍推行5年/8萬公里的質保,以此計算,2009年到2012年推廣的車輛或行駛里程較長車輛的...
-
號稱比肩深圳、浦東的雄安新區,無疑在各界刮起了一陣颶風。根據規劃要求,雄安新區將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勢必迎來產業升級,首當其沖的便是“三高”企業。隨著雄安新區建設推進,“三高”企業必將轉移,環保企業...
-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面對這一重磅大事件,A股股民也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對于“雄安新區”概念股,各界人士已...
-
近年來,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全面深入推進,“十三五”期間環保行業將延續較高景氣度。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研究制定了《循環發展引領計劃》(征求意見稿),計劃提出,到2020年,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1...
-
3月31日和4月1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對市政府落實今年市人大治水“一號議案”進行了調研并召開座談會,廣州市提出今年6月底前實現河長問責制,未來3年新建14座污水處理廠。廣州市已經編制完成了《廣州市治水...
-
為確保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日前,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以加快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實施科學治霾、協同治霾、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