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轉站在小區中的重要作用
隨著綠化標準在小區中的不斷的提高,而小區的垃圾中轉站的規劃卻被忽略。對于目前我國居民小區的垃圾中轉站的分布及發展狀況,從公共衛生和服務社區的設計的角度,針對困擾周圍居民,卻一直無法得到改善的小區垃圾站,我們需要對小區的生活環境進行一些改革。垃圾中轉站的目的在于減少垃圾在小區內的二次污染,改變小區內的生活環境,實現小區內生活垃圾的處理,并能夠同小區整體的規劃設計融為一體。
我國大部分城市居民小區垃圾中轉站的情況
居民小區垃圾中轉站在大眾角度來說就是小區內集中存放垃圾的場所,集中存放收集小區內的生活垃圾,方便環衛車輛的搬運處理的垃圾存放位置。
目前居民小區垃圾中轉站的建設與管理封閉式居民小區的垃圾中轉站主要是由小區物業公司興建,站點全部是封閉式輕體房,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這種固定的垃圾存放場所在衛生條件方面對小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種垃圾中轉站在小區內應該得以被改造 如今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比較我國目前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還是采用混合收集。在居民區,一般都設有固定的垃圾存放處,居民將生活垃圾統一存放在此處,然后由專門人員,統一搬運,最后有環衛工人搬運到處理廠,進行填埋或者焚燒。
相比之下,我們需要在生活小區中直接設立垃圾中轉站,減少垃圾的搬運環節,對垃圾進行壓縮,在循環處理,合理的利用和節省資源。
垃圾中轉站設計要求
對城市垃圾中轉站建筑結構、周圍環境和輔助設施設備的設計,我國有關的標難和規范進行了如下規定:
(1)垃圾中轉站的外形府美觀、操作應封閉、設備力求先進;
(2)其飄塵、臭氣、噪聲、徘水等指標應符合環境監測標準;
(3)大、中型中轉站內排水系統廢采用分流制,虛設置污水處理設施;
(4)大、中型中轉站內應綠化,綠化面積應符合國家標準及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
(5)垃圾中轉站內建筑物、構筑物的建筑設計和外部裝修應與周圍居民住房、公共建筑物及環境相協調;(6)垃圾中轉站內建筑物、構筑物布置應符合防火、衛生規范及各種安全要求;
(7)垃圾中轉站的總平面布置應結合當地情況,做到經濟合理。大、中型中轉站應拉區域布置,作業區宜選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向,站前布置應與城市干道周圍環境相協調。
另外,垃圾中轉站設施應包括垃圾稱量裝置、殺蟲滅害裝置屈塵除臭裝置、操作控制室、洗車臺、檢修車間、A公設施、生活設施和其他輔助設施。設計應考慮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回收的需要,預留用于垃圾分類收集運輸的分類設施、設備區域。用地面積除了完成垃圾中轉作業必需的用地面積外,還應包括中轉站與周邊建筑物的隔離帶、其他管理、生活等輔助設施、綠化用地及各種車輛在站內遠行等需要的用地面積。征用地條件允許時,大、中型中轉站可在站內設置運輸車的停車場和加油站等設施。垃圾中轉站的供電應采用雙供電進線制。中轉站內應配置專用的通訊、聯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