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協會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決策層對大型水電項目核準已經解禁。盡管近期國家能源局是否有大型百萬千瓦的水電項目核準仍難以得知,但是水電投資步伐加快,將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指出,水電投資加快勢在必行。因為,“大型水電項目建設周期少則五年,多則需要七八年,如果投資慢了,必將對低碳目標的完成產生重大影響。”
國家已經確定,到2020年單位生產總值(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達到15%。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依此判斷,2020年要達到上述目標,初步規劃水電裝機容量需達到約3.8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3.3億千瓦以上(抽水蓄能電站5000萬千瓦),年發電量1.15萬億千瓦時。為此,考慮水電建設周期,初步推算2010-2015年6年間需核準開工水電項目1.2億千瓦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國水電裝機容量為1.97億千瓦,占發電裝機總容量的23%。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告訴記者,預計2010年底全國水電裝機容量可能達到2.1億千瓦,按此判斷,要實現2020年的碳減排目標,“十二五”需要核準開工水電1億千瓦。
但是,考慮到水電等建設周期長的因素,短期內隨著能源需求量的增加,能源供應仍以化石能源為主,同時碳減排仍主要依賴能源強度下降,通過大力發展水電等實現能源結構調整減少碳排放的作用有限。
“十二五”水電需核準投產1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目前正在制定系列能源規劃,包括3個層次,即能源發展戰略、中長期能源規劃,以及“十二五”能源規劃。其中“十二五”能源規劃,又分解為電力、煤炭、核電等分項規劃。這些規劃指標,都以2020年碳指標為藍本,將按行業和時間進行分解,同時各地也在制定區域的能源規劃,屆時各地區也將對指標進行分解。
“十二五”期間,水電的核準和投資需要加快,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是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目前中電投集團總裝機容量為6400萬千瓦,在五大發電集團中裝機容量不是最大的,但清潔能源的比例最高,達到了30%,其中,水電裝機容量達1480萬千瓦,居五大發電集團首位,在建水電裝機容量419萬千瓦。
該公司目前正在加快電源結構調整,重點加快水電、核電、風電等低碳清潔能源發展。 根據其“三步走”發展規劃,到2020年,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000萬千瓦。
但是該公司總經理陸啟洲認為,國家應該加快水電規劃等系列問題。“當前,必須在妥善解決環境和移民問題的基礎上,加快規劃和核準新的水電項目,否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15%的目標不可能實現。”他在6月26日的中國綠色工業論壇上說。
他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記者獲悉,“十一五”期間,本來預計核準7000萬千瓦水電,實際只核準了2000萬千瓦的水電項目。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認為,“十一五”未核準的很多項目需要到“十二五”來核準,再加上“十二五”需要核準的項目,預計2011-2015新核準1億千瓦的水電項目,才能保證2020年的碳目標實現。
他進一步指出,每隔5年按能投產裝機六七千萬千瓦來算,2020年達到3.8億千瓦,那么2010年實際能完成水電裝機3億千瓦以上為好。“這意味著'十二五’不只是核準1億千瓦水電,即使裝機完成投資1億千瓦,也不為過。”他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