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戰略的核心在于價值創造而非價值分配。Brandenburger和Stuart認為,企業所創造的價值,一方面源于其為用戶創造的價值,另一方面則來自于其為供應商創造的價值。企業的價值創造應當拓展整個價值鏈的邊界,只有將價值鏈的“蛋糕”做大,企業才能分到更多的“蛋糕”。換言之,價值創造是價值分配的前提,如果拋開這個前提,那么對價值分配的探討將遠離價值戰略的本質。
無論是為用戶還是為供應商創造價值,都談不上是新穎的管理理念,但在實踐中,真正能夠采用這種價值戰略的企業卻是寥寥。其原因之一在于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和流程結構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價值戰略發揮的空間,自上而下的“正三角”組織結構帶來的決策周期的冗長和決策信息的不完善,極大地影響了企業創造用戶價值的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在傳統的流程結構中,企業與供應商相對獨立,協調雙方利益變得非常困難。
此時,探尋適合價值創造的組織結構和流程結構,是企業在價值創造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巨大的挑戰。而海爾的一系列的探索和嘗試,為以上與價值戰略相關的問題提供了具有借鑒意義的答案。
2007年,海爾啟動1000天再造計劃,開始探索新的商業模式。2009年,海爾確定了“人單合一雙贏”的商業模式,將用戶價值放在了企業戰略的核心位置,并對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流程結構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為其企業戰略提供制度保障。
“倒三角”組織結構:為用戶創造價值
創造用戶價值的關鍵在于如何快速準確地發現和滿足用戶千差萬別且不斷變化的需求。采用傳統組織結構的企業,在應對這種挑戰時,出現了一些問題。首先,在傳統企業“正三角”(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中,市場信息和決策權分離。一線的員工雖掌握最準確、最及時的市場信息,卻無法決策,而處在“金字塔”上層的領導雖擁有決策權,卻遠離市場。“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饋和“自上而下”的決策傳遞,一方面拉長了組織決策的時間,另一方面,造成了傳遞過程中信息和決策的失真。其次,在傳統組織結構中,各流程環節獨立,彼此的信息流動不通暢,責任難以分清,增加了企業的協調成本,降低了對市場需求的反應速度。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海爾于2009年5月提出建立“倒三角”的組織結構(圖2),力圖借此改變企業內部的信息流動和決策方式,增強企業響應用戶需求的能力。而“自主經營體”就是這種組織結構的集中體現。
海爾從2007年開始探索“自主經營體”的運營模式,并在2009年取得初步成效。“自主經營體”是在用戶需求推動下建立的自主經營團隊。市場人員在一線銷售和調研中發現用戶需求之后,有權選擇來自內部市場鏈各環節的人員(包括企劃、研發、供應鏈、人力、物流等環節)組成“自主經營體”,共同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反應。在自主經營體中,海爾的市場人員被賦予了更大的決策和整合資源的權力,從而使海爾能夠更加迅速準確地發現和滿足用戶的需求。
以海爾最為成功的冰箱農村經營體為例。海爾當地的市場人員在與用戶深入交流中發現,農村用戶對電價非常敏感,對冰箱的省電要求非常高。而農村市場上主流冰箱產品的耗電標準為兩天一度電,很多農民用戶很難承受。于是,市場人員提出,要為農村用戶生產三天耗一度電的冰箱,并從企業內部市場鏈各環節,包括研發、銷售、物流等環節,選擇相關人員,組成“自主經營體”,針對上述需求進行研發設計。從提出節能冰箱的需求到開發這種冰箱,“自主經營體”只用了3天的時間。最終,該“自主經營體”迅速研發出了節能冰箱,并及時將其送到用戶手中。這款冰箱在農村市場上頗受青睞,它的銷售量是它上市之前冰箱市場上同價位最暢銷型號冰箱的4倍之多。
在這種“自主經營體”機制下,企業以第一線的市場人員為軸心,根據市場需求調度資源,提高了海爾響應用戶需求的速度和精度。而海爾總部在將生產和銷售的決策權下放到“自主經營體”后,則更多的扮演“自主經營體”協調和配置資源的角色,為“自主經營體”快速響應市場的需求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